“争取明年还在海中工作。”这是石鑫老师工作第一年写在日记本最前面的话,用这句话来激励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自己。为了能够在这所名校立足,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劳。正是这种努力拼搏的劲头,石老师收获了教师生涯的第一张满意答卷:“我带的第一届高三,数学成绩要比别的班高出七、八分!”
石老师说自己一直有股“不服输”的狠劲儿,他有句口头禅“别人行,我也行!”学校93届学生生源并不是特别优秀,师资力量也不是最强的,他主动请缨,分管93届的教学工作。“所以这三年我就拼了命去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一直到送走这届学生半年之内,我都还始终紧绷着弦,没法放松下来!”石老师如是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的成绩给了他褒奖,“江苏省文科第一名、外语类第一名,江苏理科第二、第三名,江苏省文科前二十名学生里有十个都在我们学校。这一创造了学校辉煌历史的好成绩如今看来依然让人振奋和激动!”讲到这里,石老师充满自豪,我们也因此感受到一个年轻教师初出茅庐的勇气与担当——“有声有色做事,有胆有识为人”!

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最有感触的是他的南师情结。石老师念念不忘南师对他的影响,他说四年南师学习生活塑造了他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丰富了他的兴趣爱好,也奠定了他在教育事业上所追求的理念。正是在南师就读期间参与的丰富多彩校园活动、感受到的学校全方位人文关怀精神,他格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江苏省海门中学是一所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校,共开设了4个大类121门的校本选修课程、建立了7个大类76个社团,始终坚持创造高品质办学生态。石老师认为一个学校就是要追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为学生带来永生难忘的记忆。说着,他打开今年海门中学毕业典礼的视频——各类节目精彩纷呈,石老师自己也献唱一曲《传奇》。他激动地说到:“我觉得我所具备的理念,都是母校打下的根基。如果当初我只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只是个会读书和做题的学生,那我肯定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更不可能成为一校之长。”
石老师坦言:“我看着这些求知欲望非常强的孩子,看到他们对老师的敬重,对知识的渴求,看着他们的父母来参加家长会时表达出的对老师的敬重和对子女的期待,这些都督促我——我必须要把教育做好,不然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觉得成为一名老师必须要非常善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人性教育。什么是人性教育——就是真的科学、善的道德和美的艺术。”石老师的这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教育工作者极高的职业道德以及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负责的大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是我们能想到的对石老师最贴切的评价——1983年,一个20岁的壮志青年带着满腔的爱与热情进入“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对于学生而言,他是老师,更是兄长;人到壮年,他说“教育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担任校长,他说“我会努力把海门中学打造成有内涵有品位的高质量学校”!在39年的教师教育生涯中,石老师做出的努力和奉献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概括的,我们从海门中学的辉煌成就中可以看到,正是石老师在内的一代代海中人对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对学生们的爱与奉献,让教育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